你好,中国青年报4.0!
“你期待中的新闻获取方式是怎样的?”
这是知乎平台上的一个提问,引起了很多网友的讨论。
@我在山里修飞机 :其实现在想想,传统的未必就不是好的。
避免“误伤”,是责任,也是善良
有一年高考前夕,两个记者带着一封没有落款的举报信,去某地了解考风问题。所见所闻让人惊讶:走出考场的考生,对场外发送答案者抱怨“你是从17题给我发进来的”;一位考生的试卷直接被另一名考生抢走抄袭;考场之外,陪考家长们的热门话题是讨论如何作弊……
显然,这是重磅新闻。高考首日,两位记者就发回了详尽报道。但是,并没有当日发布。
这么做的理由是:高考正在进行,这种报道具有极大冲击力,在发挥舆论监督功能的同时,会给那些清清白白的考生的带来心理冲击,或许,会影响部分考生的临场发挥。
这则新闻在高考后次日刊发,旋即成为全网热点,教育部和有关省份启动追查。到第二年,该省为所有考场安装了摄像头。
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样以“吸引眼球”为要,严肃媒体做新闻,经常要有一点耐心,有一点克制。
媒体的杀伤力有时很大,避免“误伤”,是一种责任、一种善良。
“出现重大险情,对新闻工作者的最低标准是及时发稿。”
2020年的新闻,除了疫情,还有洪灾。
江西九江的江洲镇——一个四面环水的岛镇,发公开信呼吁在外的父老乡亲速回老家抗洪救灾。《中国青年报》派出的记者很快到了那里,发回报道证实“已有游子回乡”。
当众多媒体转发“江洲镇居民全部撤离”消息时,这个记者焦急地告知报社:是分批撤离,不是全部撤离——劳动力需要留下抗洪。
也是九江,1998年,《中国青年报》的一位记者在齐膝深的洪水中,一边行进,一边用手机向报社口述了8段现场消息,后方编辑合成《九江段4号闸附近决堤30米》,成了九江决堤后见诸媒体的第一篇报道,获得中国新闻奖特别奖。
一位微博用户评价,这则简讯完全可以当作如今的微博直播来看,“文字精炼,事实清楚,没有一个字的废话”。
为了这则简讯,记者涉险上了长江大堤。那是真正的“逆行”,只不过当时记者说的是:“出现重大险情,对新闻工作者的最低标准是及时发稿。”
“我不想成为信息孤岛。”
得承认,互联网时代,这样的操作,太“重”了。
派记者去采访调查,人力和差旅成本不低,最后可能一无所获。机器抓取、机器人写作不香吗?
或者,在高考日刊发的高考舞弊报道,岂不是更能获得流量?
深耕受众的感官,往往比深耕新闻更有流量。“标题党”“震惊部”“突然宣布专业户”都是这样诞生的,总归要“恰饭”的嘛。
有没有感觉,如今反转新闻越来越多?缺乏扎实的调查研究,只有实时的抓取转发,只有“网友曝”,新闻就容易反转。
身边一件真事:一位父亲得知儿子要去一个地方出差,就上网浏览关于当地的信息,两个小时后,他没查到什么信息,反而购买了一双鞋。
对此,有报道为证:多家商业新闻资讯客户端擅用新闻来包装广告,推广的还是假冒伪劣产品。
算法揣摩我们的口味,制造出一个将人围困的“信息茧房”,很强大很精准。
一项有关新闻获取方式的调查中,众多年轻人表示很反感碎片式阅读,以及大数据推荐,因为这样的“新闻”只会让人越来越偏激,路越走越窄。把用户按照喜好、习惯,分割成各种小块群体会撕裂。有人说:“我不想成为信息孤岛。”
天下苦“流量”久矣!
我们相信:真实自有万钧之力
人生苦短,它们都在争夺我们的时间。据说有一项调查:全球智能终端用户,经常打开的客户端在8个左右。看看这些程序的使用时长,会觉得颈椎隐隐作痛。
但是现在,还是要冒昧向你推荐一个图标。
最近,中国青年报客户端刚刚改版。在这里,努力去做到的就是,不会诱导阅读,只由职业新闻人来筛选和编辑有价值的信息,可靠、简约,不偏不倚、不带节奏。
缺点是:不讨好读者,不迎合情绪,只提供事实。
优点是:不讨好读者,不迎合情绪,只提供事实。
信息洪流凶猛,找到有价值的新闻和真正的好故事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。在这个信息过载、用眼过度的时代,我们希望提供一种能够节省时间的阅读。
问答网站上,有个提问是关于“你期待的新闻获取方式”。答案林林总总,但是经常被提到的,是真实、深度、没有“标题党”,不带节奏。对于一家传统媒体来讲,这些都是刻在基因里的。无论是在报纸还是客户端,你都能看到这种基因的强大表现。
过去近70年里,这里诞生过那么多的名篇,入选过各类教科书,出现在那么多的高考阅读理解题和作文题里,影响过几代人的语文,包括进入国庆70周年大型展览里的《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》,也包括许多人想起中国首枚奥运金牌就会想到的那个标题:《背了半个多世纪的“0”甩进了太平洋》。
从诞生那天起,《中国青年报》就始终以服务青年成长、推动社会进步为己任,致力于通过真实、理性的声音,通过建设性的批评和对国家发展深沉的思考,使正气得到弘扬、公平得到守护。因为相信,真实自有万钧之力。
它一直致力于发现值得一书的年轻人。这个国家每个时代最耀眼的心灵,在锋芒初露的时候,往往会出现在中青报上。
它也在努力揭示和抚慰每个时代的痛点,凝聚共识,推动进步。它的名专栏“冰点”,历来关注那些“‘冰’得无人理会的社会角落”,追求“新闻不止一天的生命力”。
比如,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一系列冰点报道,被同行撰文评述“集纪实叙事功能和社会反思于一体,展现出遭受疫情袭击后中国社会的心灵创伤和精神恢复”,成为“构建集体认同的特定符号”,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治愈集体记忆创伤的功能”。
“有品质,最青年!”
如果从互联网走入普通家庭开始,印刷媒体实际上已经被唱衰20多年了。1998年的最后一天,整个中国只有74.7万台上网计算机。然后门户网站时代到来。再然后,门户网站也被唱衰了。
新闻的载体一直在变。竹简曾经是新媒体,丝帛曾经是新媒体,石碑曾经是新媒体,线装书曾经是新媒体,报纸曾经是新媒体,广播曾经是新媒体,电视曾经是新媒体。
但是,不管怎样变化,有一点始终不变:浏览只是消遣,阅读是一种刚需。
8月8日,中青报客户端4.0版正式上线——全新的UI设计、沉浸式的视频表达、有料的慕课学习、有益的成长服务,这些都能在“指端”畅享,“24小时中青报”全新启幕。
中青报客户端作为中青报新媒体“旗舰”,承载着转型改革的使命,聚集全报社力量,聚合各方资源,着力打造五大“功能模块”,力争成为青年在“速读时代”的必备终端。
严选当日优质内容,提供有态度的必读新闻。由“推荐”“热点”两个频道组成的双首屏,分别面向以团干部为主的党政干部和以大学生为主的青年群体,“团味儿”和“青年味儿”更浓。“冰点”“锐评”“共青团”“教育”“校园”“财经”“环球”“智库”等20余个频道各有特色。
“侠”光“见”影,精彩纷呈。中青报客户端发力原创短视频生产,聚合“青蜂侠”短视频、“我看见”长视频、“中青抖音”小视频等品牌,还原新闻现场。“青蜂侠”是中国青年报·中青网的品牌栏目,长期居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头部位置。《中国有故事》《中国青年说》《中国吸引力》《榜样阅读》等知名文化IP构成客户端“视频”矩阵。
搭建有品质的青春学堂,服务青年成长成才。“学习”模块是中青报客户端全力打造的特色模块。提供“青年大学习”最全合集和参与情况查询,“微团课”交流基层团组织改革探索和先进做法,“思想者”刊发专家思理文章,“慕课”集纳文化精品课程。
全方位服务青年,包揽青春业务。“团团微就业——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平台”正式落户中青报客户端,平台接入百城数据,通过各项“共青团认证”,帮助毕业生寻找到理想工作岗位。客户端还为青年提供婚恋、网课、考试、义诊等方面的服务。
点开中青报客户端“中青号”模块,用户能够看到优质内容账号的推荐。“中青号”将广泛邀请媒体、企业、学校、团组织等机构和个人入驻,“团聚”年轻伙伴的能量,共建业务交往和心灵交流的园地。
新版客户端是中青报融合改革迈出的坚实一步,未来将进一步依托共青团组织优势,努力打造传播力、引导力、影响力和公信力都更强的一流新型主流青年媒体。
坦率地说,做新闻客户端,《中国青年报》是后来者,恐怕每一个版本都存在各种问题和漏洞,无论是用户体验还是内容形态,都有很大提升空间。用户可以“狠狠”地给出实事求是的评分,督促它的升级。
当然,它的优势也比较突出:背靠一家具有较强采编力量的新闻机构,新闻界的国家队、舆论场的压舱石之一。
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受到新闻的影响。新闻通向人的“三观”,对青少年来说尤其如此。一位小说家说:“封闭在课堂内的时间毕竟只占我们人生最初的十八年左右,此后的生涯都交给了新闻媒体,而后者对我们的影响超过了任何学术机构。正式教育一结束,新闻就成为我们的老师。”
中青报客户端虽然可能还不够作为一名“好老师”,但希望可以成为帮助你打破“信息茧房”,更真实、更深入了解世界的好朋友。
愿与大家共同成长。
—END—
是不是没看够
别着急,团团为你精选的内容
都在下方
↓ ↓ ↓ ↓ ↓
来源丨中国青年报、共青团中央
编辑丨王丹丹
责编丨刘志鹏
快来关注我们呦~
投稿邮箱:nxqtwxcb@126.com
不讨好读者,不迎合情绪,只提供事实 ↓↓↓